福州花巷社区中心,百年教堂的新生丨INUCE • Dirk U. Moench
建筑赏析2018-10-09 191321
抑制与新生
花巷教堂从1938年建成以来,历经了几轮中国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巨变:一是,其所位于的老城从几十年的低迷演变成了有着飞速发展的新城;二是,从改革开放之前所有宗教活动的绝对禁止到之后聚会合法的重新恢复,教堂信徒人数突增了几十倍。如今的花巷教堂,独自矗立于一片迷宫般的市区高楼之中。由于对额外空间的需求,会众们共同决定了要来新建一个毗邻教堂的社区中心(即“新堂”)。
矛盾与冲突
然而,“新堂”的实施条件非常不易:不仅要在历史文化名城的高度与体量控制下实现业主复杂的空间需求,并且要妥善处理场地本身与所在环境间所存在许多的矛盾与冲突。新建的建筑需要通过建筑形态上的创新,使其与周边的高矮不一、有现代的、有传统的、有东方的、有西方的等不同年代风格的建筑群形成融洽的关系。
和谐与进化
该项目用其设计说服了业主和主管部门:通过自身的过度,来化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失衡。竖向设计时用了不间断的上下起伏来塑造轮廓,并在视觉上碎片化其体量,在比例上使其得以隐藏掉实质上比花巷老堂这座历史建筑大了七倍的“新堂”。碎化后的小体量随着临近历史建筑而逐渐降低高度,从而将“老堂”至高点的十字架钟楼突显出来,也彰显了这片有机生长的城市天际线。
“新堂”的外墙与其高光泽感的幕墙形成了刻意的反差,由红色花岗岩制成,与“老堂”的表皮使用了视觉相似的石材,捣滚成光滑的小石子,再采用网粘石的手法平铺在外墙上,使这种曾用在本地典型乡土建筑上几乎完全被遗忘的老手工艺又复苏了起来。
从宗教意义上看,这片无穷无尽的小石子诠释了物质的二重性,“教堂”一词不仅指单一的建筑本身,而且指所有犹如这些凝结在一起的小石子般的基督徒之间万众汇聚的总和。从人性层面上,它赋予了这个社区中心特有的触觉体验,温和亲切的手感,总让途经的大人和孩子在抚摸墙体时脸上扬起微笑。从美学上,它展示了一种被认为是过时的材料、传统技术和手工艺中可以被发现的出人意料的惊艳,并证明了在极端的环境中,有时恰恰最出众的,其实是最谦逊的。
功能组织上,该建筑通过提供一系列的多功能空间来满足业主的需求。同时,作为这个“新堂”的中心组成部分,屋面区域被构想为社区成员在户外举行露天聚会的场所。然而从周边的建筑物来俯视,它已是这个城市第五立面一个特殊的构成部分。
花巷教堂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宣扬自己信仰的同时,与城市分享着喜悦。这些基督徒所兴起的自我意识,也是其新生使命的传达:从一个封闭的小众群体到一个开放的、想向世界敞开心扉、伸出援助之手、并邀请新人加入的社区。新花巷教堂建成后仅仅几个月,就变成了这座城市里年轻人最喜爱的场所之一,在微博等大众新媒体上成为当地人和游客频频打卡的热门去处。
建筑师:INUCE·Dirk U. Moench
地址:福州,中国
主创建筑师:Dirk U. Moench
设计团队:Joshua Cubero, Yuanquan Gao, Shenming Lü, Sisi Zeng
结构工程师:QingFang DI
建筑面积:7500.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5
摄影师:Shikai / INUCE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来源:archdaily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zshid.com/?c=posts&a=view&id=2925
投稿邮箱:dingji9027@163.com
筑视网微信公众号:环球设计联盟
快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