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野艺术空间丨M.A.O.

建筑赏析2019-05-30 20576

拾野艺术空间丨M.A.O.


整体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佛山—珠三角新干线空港经济圈核心高明更合镇,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200余亩,以【重拾生活野趣】为生活理念打造华南地区的自然文化艺术村,是集休闲、观光、度假、娱乐、消费、文化,艺术,自然教育于一体的南越风貌旅游度假小镇。


拾野艺术空间丨M.A.O.拾野艺术空间丨M.A.O.


本项目为首期开放的“拾野艺术空间”,向客户做项目的体验的展示。整个项目沿山坡地展开,总建筑面积1200余平米,为单层的院落式结构形式。


拾野艺术空间丨M.A.O.拾野艺术空间丨M.A.O.


构思的三阶段


一、坡地小品。对于坡地小品,通常会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嵌入山体的地景建筑,另一个是漂浮在空中的吊脚建筑。沿着这两个思路,设计团队很快展开了构思。从概念的纯粹性和体验的独特性上看,前一个思路更有创意一些。


拾野艺术空间丨M.A.O.拾野艺术空间丨M.A.O.


二、漂浮院落。但是在概念的深化时,遇到困难。地景建筑对山体的开挖比较大,施工难度和造价都会增加,更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似乎在原本岭南小镇的基础上产生了些异化。思路收回来,院落式的布局应该是空间的主调,与地形的关系是借势,但是彼此独立。这就产生了“漂浮庭院”的想法。


拾野艺术空间丨M.A.O.拾野艺术空间丨M.A.O.


三、引爆点。在确定了“漂浮院落”的方向后,设计团队重新梳理设计逻辑。项目的立足根本是这块地的景观视线,是观赏区域水景的高点,视线纵深很大,周边景观植被非常好。因此,需要在景观视线上做文章,将优质景观做成项目的引爆点。通过景观路径的推演,最终,一条面向景观的“轴线天桥”成为项目的核心引爆点,它成为串联整个空间的纽带。


拾野艺术空间丨M.A.O.拾野艺术空间丨M.A.O.


路径体验

沿水边小径拾级而上,一座小山门在树影下隐约可见。穿过山门,石板逐渐平整,进入了开放的小院。自动门缓缓打开,这里是接待大堂,稍作停留,一转身,发现一条笔直的路径伸向远方。走出门外,沿天桥步行,周围地势逐渐降低,花草树木萦绕周围。穿过一片低矮的屋顶,到达轴线天桥的尽端。我们已经漂浮于树林之上,眼前是蜿蜒的湖面,千亩的丘陵和林地,远处是山麓的剪影。相信这一刻,观者的心中会有些波澜。


拾野艺术空间丨M.A.O.拾野艺术空间丨M.A.O.


空间组织

整个“漂浮庭院”是围绕一条“轴线天桥”展开的。在入口接待区前,利用场地高差爬升了一定的高度后,天桥与接待厅标高齐平,直接将观众拉到尽端的观景点,这些是在完全平面上的活动,一气呵成。通过展厅建筑内部的螺旋梯,人流被导入室内,进行体验和参观。展厅、交流厅、休息区以及后勤区四栋独立的建筑围绕中心庭院展开,庭院沿自然地形二组织,北高南低,逐渐坡入水面。建筑架空于自然坡地庭院之上,以展厅为最制高点。庭院中心设计露天茶室,作为庭院的精神的核心。


拾野艺术空间丨M.A.O.拾野艺术空间丨M.A.O.


立面控制

庭院建筑以单层的四坡顶形式构成。为了增加建筑的精致度,减轻屋面的重量,采用了金属屋面的做法。墙面材料上以防夯土涂料和仿木饰面为主,构建轻盈的木材质感,色彩选择上较为明快。采用大量的木百叶和木格栅的做法,弱化墙面和门窗的区隔,强化建筑的整体性,也增加了灰空间的氛围。 拾野艺术空间最终以“漂浮庭院”的形式展现出来。


拾野艺术空间丨M.A.O.

建筑师:M.A.O.

地址:更合镇更合大道200号,高明区,佛山市,广东省,中国

类别:视觉艺术中心

开发企业:绿地(香港)

景观设计:Lab D+H

室内设计:MATRIX DESIGN

建筑面积:1273.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8

摄影师:Calm Lu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来源:archdaily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zshid.com/?c=posts&a=view&id=3580

阅读原文

投稿邮箱:dingji9027@163.com

筑视网微信公众号:环球设计联盟

拾野艺术空间丨M.A.O.

快分享给朋友吧

评论

200
扫码登录更方便
账号登录

找回密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